4年前,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再努娜·艾尔肯,毅然辞去在北京的安定工作,回到新疆,作为一名“编外园丁”,从事她可以为之奉献一生的教育事业。回到家乡后,再努娜和分豆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双语教育,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孩子们打开沟通世界窗口,增强了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为新疆尤其南疆地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最近一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旗下CGTN关于新疆的纪录片《巍巍天山》也对此进行报道,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她希望,有更多孩子能够像她一样,通过掌握语言和知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中学习,更好建设自己的家乡。
带着世界的礼物回家
再努娜出生在新疆,维吾尔族,通过小学、中学、大学十几年的学习,她不仅掌握了汉语和英语两门语言,而且还一步步地从新疆走到了北京。对于再努娜·艾尔肯来说,2016年6月,是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在那之前,她的梦想是到更广阔的世界,开阔世界,感受多元,在那之后,她决定带着世界的礼物回到家乡。
已经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走出新疆,成为北京一家外企的白领的再努娜为何选择回到新疆?“教育影响更深远,影响得人更多,做这个事觉得好多人都指着你,然后就被需要得一种感觉就特别好。” 再努娜说。
走出新疆看世界,教育为再努娜艾尔肯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大门,让她认识到世界的多元。走出新疆,走向世界,再努娜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更思考了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现状与教育水平的关系,意识到偏远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
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和变革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和边疆等欠发达地区需要投以更多关注,这为向再努娜这样有志于投身家乡建设的青年提供了机会。
回到新疆建家园,再努娜·艾尔肯带回了教育信息化技术。她立志利用互联网教育,为南疆的孩子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希望他们也能够掌握和世界沟通的能力,她立下目标,“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改善南疆师资匮乏,教育信息化落后的局面,最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
调研沙漠腹地的学校
2016年6月15日,新疆分豆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新疆喀什经济开发区注册,再努娜出任分豆教育副总裁和新疆分豆总裁。而决定扎根南疆,对于再努娜而言,意味着奔波成为常态,她需要经常往返于各学校,通过亲身交流,考察学生们的学习成效,详细了解新疆教育的现状。
新疆这片占全国六分之一面积的土地,超过河南+山东+河北等13省面积总和,而如以平均120码的时速开车环南疆行走一周(天亮出发天黑休息),则约需要7天时间。其中,在南疆地区于田县离县城240多公里沙漠腹地,坐落着中国最大的自然乡-达里雅布依,越野车从于田到这里要走7小时以上,而再努娜·艾尔肯就来调研过两次。“想在不同的地方采样,选择代表性的学校开展云智能课堂和云智能理念,看看在教育方面能做点什么。”
这块被称为“死亡之海”中唯一的大规模绿洲,民风淳朴,路不拾遗,罕有偷盗等破坏治安的行为。但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孩子们见得最多的是沙漠、胡杨、红柳和芦苇地,飞机、火车、高楼大厦,也许在梦里都没见到过。
了解各地的办学困难,可以更好理解南疆不同地区的教育现状。再努娜发现,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十分缺乏,她希望搭建一个平台,将更好的理念和资源教育分享到偏远地地区,甚至也能为沙漠腹地的孩子带来改变。
她认为学好国语,能用精准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们就业和自信心的建立都有帮助。“特别是女孩子,她要教育下一代,所以她自己的教育背景特别重要。如果她的命运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就可能改变。”
在她推动下,分豆教育联合新疆大学成立多语种云智能教育研究院,并开始维语版教学资源采集工作。完成1552节微视频,时长8811分钟双语视频资源,实现双语视频资源零的突破,缓解了当地双语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
麦盖提第三中学
“语言文化这种东西,它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它只会说,我们大家共同去交流,共同去学习,共同去进步。我们以前可能才看到这么一点东西,但如果借助语言,用了信息化时代的设备,我们追赶的是另外一个很大的潮流,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思。”
云智能教育结出硕果
推行再努娜的教育理念,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麦盖提相对发达的网络环境为她实施提供了可能。将成熟的教育资源引进家乡需要多种力量协同使用,艰辛的努力之后,硕果已经结下,自2016年来,再努娜和分豆教育在南疆的教育实践获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众多媒体报道和关注。此次新疆纪录片镜头出现的麦盖提县第三中学,正是分豆云智能教育的试点学校。
麦盖提县目前在县城有三所初中,其中麦盖提三中人数最少,全部为维吾尔族学生。古丽排日就读于这里,一直以来她都在为自己的成绩困扰,直到近些年,情况有了改变,她的成绩从全班倒数二十到三十,考到了全年级第20名。国家大力推行双语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她接触的世界更加宽广。同时,再努娜代表新疆分豆来到这里调研,古丽排日所在的班级成为试点班级之一,更让他深深受益。信息技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到更广阔世界的窗户,孩子们从被动接受,慢慢变成了主动学习,找到了乐趣也收获了成绩。
“自从用了这个产品之后,学习氛围更好了,老师也可以第一时间知道们做的题,对我们班的集体成绩都有很大帮助。”古丽排日说。“以前理科不太行,自从有了这个之后,上面有专门的视频讲解,还有课余试题,在课间时候可以跟同学PK。这样不但可以提高成绩,同学之间可以更融洽,我觉得对我们帮助很大。”
教师艾克拜尔说,“对于我们老师来说也非常方便,比如说我们安排了预习任务,或者复习任务的时候,学生在班里做或者在家里做,做完以后第一时间给我们反馈过来,哪些人做对了,哪些人做错了,全班比如说正确率是多少,错的主要错在哪些题目,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就很有针对性。”
对于再努娜而言,每一步都很谨慎,“刚来地时候特别担心,担心新模式打破旧有模式之后学习成绩会骤降,没想到用了4个月,一个学期,整体全部都是升高的。”仔细查看学校成绩榜后,再努娜终于放了心,各试点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与年级均值相比,多数情况下都有明显提升。如今,分豆教育在麦盖提的试点,从最早11个班,发展到38个班。
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的提升,绝不仅仅是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打开了追逐梦想的大门。再努娜成了古丽排日所在班孩子们的偶像,“我们班的女生对她来说就有一种崇拜心理,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打拼出像再努娜姐姐这样一个大事业。”
麦盖提第三中学学生
尽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回到家乡的再努娜显然已经受到了鼓舞,“师生们浓浓的学习热情,深深感染着我。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手指在上面跳动,每跳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就看到师生们脸上的惊喜和愉快,让我瞬间感受到,原来科技是有温度的,仿佛透过屏幕可以触碰人心,特别是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知识的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百年前,梁启超写下《少年中国说》表达教育强国兴邦的愿望。未来的世界将更加扁平,多元文化之间交流交往将更加频繁和充分,如何培养有民族文化之根的世界公民,是教育从业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再努娜未来的梦想是,让更多孩子走出去,带着世界的礼物回来建设家乡。她希望新疆的孩子能够向她一样,通过掌握汉语,甚至更多语言,拿到与外界交流学习的钥匙,开阔眼界,走向更大的天地。未来,她将带领新疆分豆,继续扎根民族和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教师培训领域,整合更多有利资源,致力于用信息技术推动教育均衡,建设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